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owen8877
Last active December 26, 2017 08:35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owen8877/04b77e5023f78a83b4231d28a8408aca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owen8877/04b77e5023f78a83b4231d28a8408aca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变态心理学笔记

概述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标准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 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以全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数分配为依据
  •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医学模式常用标准,常用诊断标准

医学/生物学模型

  • 遗传
  • 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递质
  • 外周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下丘脑,激素
  • 评价

心理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

  • 人格构成学说 + 性心理发展阶段
  • 自我防御机制
  • 治疗:自由联想,释梦……

行为治疗

  • 条件作用,模仿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认知治疗

  • 病因:歪曲的认知、不良思维方式、认知图式
  • 治疗方法:认知重建、认知行为矫正等

人本主义模型

  • 病因: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的潜能
  • 治疗: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建设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社会文化模型

  • 生活变动-生活事件的影响
  • 病因:生活变动、都市化、环境因素、人际交往等影响或问题改变
  • 预防上述有害因素或对其进行干预

诊断标准

  • 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
  • 特征性症状:妄想、幻觉、言语紊乱、阴性症状(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
  • 病期
    • DSM V:6个月中,幻觉、妄想、言语紊乱至少一项存在一个月以上,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紧张症、阴性症状至少两项一个月以上。

临床症状

  1. 思维障碍:妄想、逻辑障碍、联想障碍 妄想 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推理、判断,对此坚信不疑,不能以说服的方法使之改变。
  2. 感知觉障碍:幻觉
  3. 情感障碍:情感平淡、情感倒错、表情倒错
  4. 紧张症:木僵、违拗症、刻板症
  5. 自知力障碍

病因

生物学解释

  • 遗传
  • 神经生化
    • 神经递质学说:多巴胺活动过量、5-羟色胺受体密度变化
  • 寄生虫

社会心理学解释

  • 早期创伤、家庭问题

社会学习理论解释

  • 学习与强化

治疗

  • 药物治疗
  • 电抽搐治疗
  • 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
    • 心理动力学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
    • 家庭干预

概述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伴或不伴有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与症状表现

躁狂发作

  • 症状至少持续一周,有异常的心境高涨、夸大、易激惹,持续性活动过多,精力旺盛
  • 精力旺盛(+以下3项)或易激惹(+以下4项)
    • 自尊心膨胀/夸大
    • 睡眠减少
    • 更健谈/更持续讲话的压力
    • 意念飘忽/主观感觉的思维飘逸
    • 随境转移
    • 有目的的活动增多
    • 过分参与某种享乐
  • 严重到影响职业和日常社会活动
  • 排除诊断:并非由药物滥用或躯体疾病

轻躁狂发作

  • 至少4天
  • 个体无症状是无发作表现,与明确的功能改变有关

重型抑郁发作

  • 2周内,出现5个症状
    • 心境抑郁
    • 对活动的兴趣减低
    • 体重显著减轻/增加
    • 每天失眠/嗜睡
    •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他人观察的)
    • 疲倦乏力或缺乏精神
    • 感觉生活没有价值、或过分不合适的内疚
    • 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
    • 反复想到死亡、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或者有企图以期自杀
  • 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
  • 不能归结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躯体疾病、重大丧失等

双相 I 型障碍

  • 至少一次符合了躁狂发作的标准
  • 不能用精神分裂症谱系或其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

双相 II 型障碍

  • 至少符合一次轻躁狂发作和至少一次重性抑郁发作
  • 从未有过躁狂发作
  • 抑郁期与轻躁狂期的频繁交替所导致的抑郁症状或不可预测性,引起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功能的损害

病因与治疗

  • 神经递质解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度
  • 生物治疗
    • 抗躁狂药物:碳酸锂
    • 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氯丙咪嗪),SSRI类(百忧解),MAOI类
    • 抗抑郁物理治疗:电抽搐
  • 心理治疗
    • 心理动力学治疗
    • 认知治疗

概述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

  • 同上一页笔记
  • 严重程度
    • 轻度:存在非常少的超出诊断所需的症状数量,症状程度痛苦但可控,并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的轻微损伤
    • 中度:症状的数量,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或功能的程度是介于轻度和重度的指标之间
    • 重度:存在非常多的超出诊断所需的症状数量,症状的严重程度是严重的痛苦和不可控的,且症状明显干扰了社交或职业功能

筛选工具

  • Zung 氏量表
  • 流调用抑郁量表
  • Beck 抑郁量表

其他

  • 心境恶劣障碍
  • 特殊类型
    • 季节性
    • 产后
    • 更年期

解释

  • 生物医学解释: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HT,多巴胺,谷氨酸)
  • 心理层面
    • 行为理论:对正常行为强化过少,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
    • 心理动力学解释:口欲期未得到充分满足,心理发展固结,倾向于过分依赖他人维持自尊,遭遇离丧时表现出来
    • 认知理论:认知三联征(对自己、世界、未来的负性看法)——由消极生活事件激活的消极自我图式与信念——出现认知的歪曲(全或无思维、过分概括)——抑郁
    • 其他认知理论:习得性无助、归因形成、无望感

治疗

  • 生物治疗
  • 心理治疗
  • 重度抑郁以药物治疗为主

附:心理治疗对精神病人与家人的帮助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

  • 主观负担:心理压力、情绪影响
  • 客观负担:经济压力、对家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教育子女的困难

家庭治疗干预方法

  1. 心理教育程序:有关疾病的知识——病因、病程、服药等
  2. 情感联络与交流训练:加强交流,减少冲突
  3. 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提高社交技能,教授生存技能
  4. 行为管理训练:强化技术、问题解决训练
  5. 家庭干预:降低情绪表达——减少面对面的时间、减少批评性评价和敌意、给病人一定的自我决定权利等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方法

  1. 认知改变:改变抑郁、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症状的认知
  2. 行为矫正:对抑郁、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行为管理训练等

其他治疗

  1. 整合性心理治疗:认知区分、社会知觉、言语交流、社交能力、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2. 社区服务

一般心理与表现

  • 非冲动性自杀(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杀指向他人)的发展阶段(Poeldinger, 1983)
    1. 当事人遇到问题,把自杀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2. 准备自杀者发出“求助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3. 自杀者作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静

原因

生物学解释

解释抑郁的原因常被用来解释自杀,但是未经过证实

心理分析解释

  • 转向自身的愤怒
  • 表达强烈仇恨,释放报复动机

社会于文化的解释

  • 个人挫折:社会性侮辱、失败、遭到遗弃
  • 社会变化:战争、动乱、经济危机

行为学派的解释

学习与强化:在生活中得不到强化,通过反常行为得到满足

预防与干预

干预中的交流技术

  • 积极倾听、共情、真诚
  • 建立良好关系
  • 获得承诺

治疗

  • 去除爆发性导火索
  • 决定是否应住院或与亲友同住
  • 药物(控制抑郁)及心理治疗

焦虑障碍

主要类型

  • 恐惧症
  • 焦虑症
  • 强迫症(于 DSM-5 中移除) 注:要求病症持续 6 个月以上。

概念

  • 焦虑: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指向未来)
  • 恐惧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具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 广场恐惧症——害怕开放的空间,常伴发抑郁症状
    • 社交恐惧症
    • 特殊恐惧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景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

病因

生物学因素

  • 突触后 5-HT 能受体超敏
  • 一般有家族史

心理社会因素

  • 心理分析理论:恐惧时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方式,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本我冲动
  • 行为理论:
    • 行为治疗认为:恐惧反应可以经过条件反射建立(先习得害怕,再习得回避性条件刺激的行为)
    • 模仿学习观点:恐惧反应时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 认知理论: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景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 特定动机:社交恐惧,与人格、处境有关

心理治疗

  • 行为治疗: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刺激,使患者对恐惧性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 认知——行为治疗:适用于社交恐惧症
  • 紧张技术:适用于血液或外伤恐惧症
  • extra:药物治疗,缓解焦虑情绪或伴随的抑郁情绪

广泛性焦虑障碍

  • 基本特征:持续性的、弥散性的焦虑,同时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核心症状:弥散性焦虑,常伴有易激惹、记忆减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睡眠障碍
  • 诊断标准
    • 对多种事件或活动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而这种焦虑反应持续至少六个月以上
    • 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
    • 6 个症状中至少 3 个(……)

病因学

生物学因素

  • 遗传:一级亲属 25% ,女性>男性

心理社会因素

  • 心理分析学派:自我和本能冲动之间无意识的矛盾。本我的欲望力求表现,自我不允许这种冲动的表现,导致弥散性的焦虑。
  • 行为理论: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只是条件刺激的范围更为广泛
  • 认知治疗:对危险做出过度评价——功能失调性假设导致形成病理性焦虑反应

治疗

心理治疗

主要是帮助患者认识到被压抑的心理冲突的真正根源

  • 行为疗法:有相对明确的焦虑情景 -> 采用系统脱敏法;难以明确焦虑对象或情景 -> 采用放松训练
  • 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危险”评价

药物治疗

  • SSRI:赛乐特等
  • 苯二氮唑类:佳乐定等
  • 新型抗焦虑药:丁螺环酮等

惊恐障碍

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

诊断标准

  • 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
  • 在至少一次发作后出现下列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  + 持续担忧或者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  + 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如回避)

病程与预后

  • 病程:每周 1-2 次
  • 预后:50% 缓解, 20% 仍然不好
  • 共病:抑郁症、其他焦虑障碍

病因

生物学因素

  • 药物
  • 换气过度会激活自主神经系统
  • 脑影像研究:右侧额叶皮质萎缩
  • 脑干蓝斑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异常
  • 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 心理分析:个体以心理防御机制对抗本我引起的焦虑,防御失败就会引起惊恐发作(早期创伤)
  • 行为学派:“对恐惧的恐惧”,各种躯体内部感受经过内感觉条件作用,可获得激发惊恐发作的能力
  • 认知行为治疗:患者对躯体感受过于敏感,并做出灾难化的解释和评价,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

  • 药物:抗焦虑
  • 心理治疗  + 指出惊恐障碍是心理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也不是性格上的弱点  + 告知惊恐障碍的表现形式,服药时暂时的;配偶等重要人物一同参与治疗  + 行为治疗:逐级暴露法/系统脱敏法  + 认知治疗:找出消极/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挑战消极思维模式,用更积极的代替

概念

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

临床表现

  • 强迫观念
    • 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
    • eg 强迫思维、强迫性回忆、强迫性怀疑、对立性思维
  • 强迫行为
    • 重复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 eg 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
    • 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行(复杂的有固定格式的行为组合,称为强迫仪式行为)

诊断标准

  1. 具有强迫思维,强迫动作,或两者皆有
  • 强迫思维:在该障碍的一段时间内,感受到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冲动或意向,大多数个体会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或意向,或用其他一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他们(例如通过某种强迫行为)  + 强迫行为:重复行为/精神活动,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执行的;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现实的连接,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1. 产生了明显的临床上的痛苦烦恼,有时是费时的
  2. 不能用药物……更好地解释

病因学

生物学因素

  • 遗传
  • 脑影像学:额叶脑血流量的增加

心理社会因素

  • 人格因素:15%-35% 患者此前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 心理动力学派:强迫行为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自我采用的与OCD相关的防御机制,如反向形成和消退。
  • 行为治疗:强迫观念是致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了条件联系的结果,如果患者发现某一行为能缓解焦虑,该行为就被强化,从而反复出现,形成了强迫行为或仪式性动作。
  • 认知行为观点  + 绝对化的认知的歪曲  + 病人对这些想法感到焦虑,于是采取具体/象征的中和行为预防与排除

治疗

  • 心理治疗  + 让患者领悟到症状中无意识的真实含义  + 心理分析和行为治疗联合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 告知患者容忍不确定性和焦虑
  • 行为治疗  + 脱敏疗法、反应阻止法、厌恶条件化疗法  + 对 60%-75% 患者有效
  • 认知治疗:基本目的是重新分配注意力、恢复认知水平的过程
  • extra 药物治疗
  • 预后  + I 对称/收藏型 治疗困难  + II 污染观念/洗涤检查 从未治疗效果好  + III 纯强迫观念型 药物效果好 若患者屈服于症状、童年起病、症状怪异或人格障碍则容易预后不良

创伤后应激障碍 概述

  • 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 通常是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从几日、几周或数月不等,但大多数在6个月之内,超过半年以上出现症状者少见。症状持续时间必须超过一个月,半数病例经过约3个月完全恢复,其他病例的症状较为持久。

临床表现

  1. 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
  2. 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患者回避谈及有关创伤的话题,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乏,与人相处不亲热
  3. 警觉性增高,易产生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

诊断标准

  1. 以下述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 直接经历
  • 亲眼目睹
  • 获悉亲密家庭成员发生+
  • 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
  1. 在创伤性事件后,存在以下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 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 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 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 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1. 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
  • 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回忆、思想或感觉
  • 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
  1.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
  • 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 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 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 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1.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 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 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 过度警觉。
  1. 这种障碍持续的时间(诊断标准 2-5 )超过一个月
  2. 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3.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或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病因学

一般认为是创伤性经历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结果

生物学因素

  • 遗传
  • 创伤可激活 NE 系统

心理社会因素

  • 心理分析观点:创伤性事件的经历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以致于痛苦的记忆要么通过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加以克制,要么无意识地被压抑。而患者在是否把创伤经历整和到自己原先的信念中内心存在着冲突。
  • 行为理论: PTSD 的产生是害怕的一种条件反射
  • 认知理论: PTSD 病人发展了一种内部认知图式
    • 夸大危险信息
    • 对创伤性事件的消极解释
  • 病前人格特点
    • 依赖性人格
    • 边缘性人格
  • 童年创伤,既往精神障碍,缺乏社会支持容易诱导发病

治疗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病人面对现实,回到当前的现实处境中来,削弱以至消除病人对已往创伤的情感体验和反应。
  • 心理治疗的初期目标在于减轻焦虑症状,缓和其情绪痛苦。
  • 支持心理治疗对症状不严重者有效-鼓励患者倾诉其痛苦体验,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情感,向患者说明各种常见症状(如失眠、易激惹、与家人疏远)的来龙去脉 - 深入系统的心理治疗-澄清创伤性经验
  • 集体治疗如美国对越战退伍军人的PTSD的小组治疗 
  • 行为疗法-主要采用暴露主的技术,如系统脱敏法
  • 放松训练或生物反馈治疗 
  • 认知治疗-常和行为疗法常联合使用 
  • 在治疗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起到积极的作用

药物疗法

  • 急性期,尤其是病人焦虑的痛苦严重时,药物治疗往往是必要的
  • SSRI

转换障碍

临床表现

转换障碍通常是指身体机能发生障碍,如瘫痪、麻痹、失明、失音、失聪等等,但经过细致而认真的检查,这些机能障碍却没有任何生理性或器质性病变

诊断标准

  1. 一种或多种自主运动或感觉功能改变的症状。 2.临床检查结果提供了其症状与公认的神经疾病或躯体疾病不一致的证据 3.其症状或缺陷不能用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2. 其症状或缺陷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或需要医学评估。

症状标注

  • 如“伴无力或麻痹”,……
  • 急性发作。持续性
  • 伴/无心理应激源

特点

  1. 转换障碍患者表现出对症状的漠不关心
  2. 转换障碍一般发生于大的应急事件之后,发作比较快
  3. 如果症状是选择性的,可能是转换障碍
  4. 转换障碍病人能正常行使功能

病因

  • 心理分析:来自于无意识冲突的焦虑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个体消除焦虑而又可以避免直接体验到它。
  • 症状的获益
    • 初级获益:通过躯体障碍症状的表现,被压抑的本能意愿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减少了焦虑
    • 二级获益:因为有病可以得到所爱的人的关注和同情,并且可以逃避某些困难

治疗

  • 应针对病人的创伤性或应激性生活事件进行治疗
  • 去除二级获益
  • 心理分析治疗——领悟
  • 暗示治疗

分离性障碍

心理活动的分离,脱离整体,不再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能力;障碍并不能由可检测到的大脑损伤来解释

人格解体障碍

  • 表现为突然丧失了对自己的感觉,主要特征就是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 - 经常在个体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之后发生,不过,有些研究提出,在一个创伤性事件中,人格解体是有适应性意义的,它可以降低创伤性事件之后所带给个体的抑郁与焦虑

诊断标准

  1. 持久或反复地体验到自己精神过程或躯体的脱离感,似乎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例如,似乎做梦的感受)。
  2. 在人格解体时,现实检验能力仍完好无损。
  3. 这种人格解体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分离性遗忘

有五种分离性遗忘:

  • 局限性遗忘(localized amnesia),这是指将发生在特定时间段里的所有事情都忘记了。
  • 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amnesia),就好象个人将记忆抹去了一些斑点,即只将发生在特定时间里的某些事情忘记了。
  • 普遍性遗忘(generalized amnesia),是指忘记了个人所有过去的生活。
  • 延续性遗忘(continuous amnesia),又称顺行性遗忘,指个体把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直到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只保留了过去的一些记忆。
  • 系统性遗忘(systematized amnesia),是指个体只忘记特定类型的信息,如忘记关于自己家庭的全部信息,而其他的记忆保持完好

分析

在分离性遗忘中,病人可忘记有关自己的信息,但却能保持读、写、听、说、推理能力及以前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知识 外显记忆虽然缺失,却有证据证明其内隐记忆是存在的,也就是说病人不能提取出来的意识中的一些记忆依然在起作用并能够影响其行为 分离性遗忘的发作很突然,同样具有戏剧性的是,有时它的消失也很突然。通常是在个体遭遇创伤性事件后发作,而且这种遗忘经常与其他一些心理症状同时发生

特点

  1. 分离性遗忘几乎总是逆行性(retrograde)的,而脑部损伤多是顺行性的(anterograde)。
  2. 分离性遗忘经常是选择性的,空白的阶段倾向于是大多数人都想忘掉的部分
  3. 分离性遗忘患者通常不太关心自己的症状,即不受自己遗忘症状的妨碍,这种漠不关心暗示了一种从冲突中的解脱
  4. 分离性遗忘中所忘掉的事情仅仅是从意识中被掩蔽掉了而不是象器质性遗忘那样真正丢失了,所以这类患者经常可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起被忘掉的信息。

诊断

明显突出的障碍是:一次以上的发作,发作时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问题;往往属于创伤性或应激性质,而且太过分以致不能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分离性漫游

  • 患者不仅忘记了自己所有或大部分的过去,而且会突然地、令人意想不到地离开家去漫游,活动是有目的性,可造出一个新的个人身份。
  • 突然发生,当患者再次在心理上感觉到很安全时,他们会突然“清醒”。“清醒”之后不记得他们在漫游期间做了什么。

诊断标准

  1. 明显突出的障碍是:突然、出乎意料地离家或离开平常工作单位出外旅行,而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
  2. 对于个人的身份搞不清楚,或假设了一种新的身份(部分的或全部的)。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临床表现

  • 定义性特征及核心症状关注的是个体身份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分离(dissociation)或分裂(detached)。出于这个原因,DSM-IV将原来的多重人格障碍改为分离性身份
  • 客观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分离性障碍是无意识的,是不由意志控制的。

诊断

  1. 存在2种以上明显不同的身份或人格(每一种都有他自己相对长久的对环境和自我的认识、关系、或想法)。
  2. 至少有2种这种身份或人格反复地控制他的行为。
  3. 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问题,而且太广泛以致不能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4. 此障碍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急性酒中毒时的丧失理智或混乱行为)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复合性部分性抽搐)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注:如是儿童,症状并非由于想像性的游戏伙伴或其他幻想性游戏所致。

病因

  • 儿童期创伤性经历
  • 幻想与逃避 
  • 人格特征:很高的易受暗示性
  • 受暗示性高的人可能倾向于利用分离的方式作为应付其所遭受的极端性创伤的防御机制。这种对分离性障碍病因的解释被叫作自动催眠模型(autohyonotic)
  • 社会心理因素:应激性事件等
  • 心理分析观点:压抑以保护自身不受痛苦回忆的影响

治疗

  • 分离性遗忘或漫游患者,通常自己会恢复,并且最后能记起所遗忘的事件及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们的症状似乎很明显的是与当前生活应激相联系,并且似乎可以预防将来再次发生同样的应激性事件,几乎象是解决了这些应激性生活情境,或者可能增强了患者应付机制的力量。
  • 对于那些不能记起在遗忘或漫游状态下发生了什么事件的个体,治疗通常致力于发现这些信息,一般需要那些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件的病人的朋友或家人的帮助,从而帮助病人面对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将它们整合到自己的体验里。
  • 治疗DID是建立在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被证明为有效的治疗PTSD 的方法上的。
  • 面对和再体验早期的创伤
  • 一点一滴地建立一种控制感
  • 以催眠术进入无意识的记忆是一种特殊有效的方法,当然,并没有证据支持催眠术是治疗DID的必要部分

概念

  • 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
  • 分 神经性厌食症 与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

诊断

  1. 相对于需求而言,在年龄、性别、发育轨迹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显著的低体重。显著的低体重被定义为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2. 即使处于显著的低体重,仍然极度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持续的影响体重增加的行为
  3. 对体重或体形的感知障碍,体重或体型对自我评价的不当影响,或持续地缺乏对目前低体重的严重性认识

其他问题

  • 抑郁、退缩、易激惹……
  • 长期拒食或节食会使体重锐减
  • 成为一种慢性的致命疾病

神经性贪食症

诊断

  1. 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2项特征
  • 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两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2 反复出现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重的增加,如自我的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
  1. 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
  2. 自我评价过度地受到身体的体型和体重的影响
  3. 该障碍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的发作期

其他问题

  • 电解质失衡
  • 抑郁、焦虑症状或自杀
  • 社会适应不良

病因

生物因素

  • 家族性:女性患者家属患病率 5 倍
  • 下丘脑

社会文化因素

  • 具文化特异性的心理疾病
  • 社会审美标准的压力

心理因素

  • 人格特点:厌食症:完美主义、害羞依从;暴食症:还包括歇斯底里特征、情绪不稳定
    • 心理动力学观点
      • 经典观点:厌食症是对口唇受孕恐惧的防御
      • 其他观点:不能发展出充分的自我感导致了贪食症
    • 家庭动力学观点:进食障碍孩子家庭特征为
      • 纠结:家人通常有一种过分涉入与亲密的极端形式
      • 过度保护
      • 僵化:家人试图维持原有状况,而不能有效地、弹性地解决问题
      • 解决冲突能力的匮乏
    • 认知——行为观点
      • 厌食症:怕胖的恐惧和体象障碍是动机因素,体重的减轻是强化物
      • 贪食症:暴食——泄出循环,严格限食的努力失败了

治疗

进食障碍病人往往否认自己有问题

医学治疗

  • 增加和维持体重
  • 针对抑郁的治疗(百忧解)
  • 避免临床并发症

心理治疗

  • 增加体重,回复正常进食模式
  • 维持体重,促进心理增长

物质使用障碍

  • 物质:导致个体产生精神及身体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
  • 成瘾:一种伴有强迫性追求用药行为和严重的戒断症状的状态
  • 兴奋剂: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如冰毒、MDA、可卡因
  • 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巴比妥类、安定类、非巴比妥类
  • 致幻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感觉和情绪上的变化、幻觉的精神药品;如麦斯卡林、致幻磨菇菌等

阿片类药物

鸦片——主要含两类生物碱:罂粟碱、吗啡

诊断——使用障碍

  1. 一种有问题的阿片类物质使用模式,导致具有显著临床意义损害或痛苦,在 12 个月内表现为下列至少 2 项症状
  • 阿片类物质的摄入经常比意图的量更大或时间更长
  • 有持续的欲望或失败的努力试图减少或控制阿片类物质的使用
  • 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获得阿片类物质、使用阿片类物质或从其作用中恢复的必要活动上
  • 使用阿片类物质有渴望或强烈的欲望或迫切的需求
  • 反复的阿片类物质使用导致不能履行在工作、学校或家庭中的主要角色的义务
  • 尽管有阿片类物质使用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社会和人际交往问题,仍然继续使用阿片类物质
  • 由于阿片类物质使用而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交、职业或娱乐活动
  • 在对躯体有害的情况下,反复使用阿片类物质
  • 尽管认识到该物质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生理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使用阿片类物质
  • 耐受,通过下列两项之一来定义
    • 需要显著增加阿片类物质的量以达到过瘾或预期的效果
    • 继续使用同量的阿片类物质会显著降低效果
  • 戒断,表现为下列两项之一
    • 特征性阿片类物质戒断症状综合症
    • 阿片类物质用于缓解或避免戒断症状

诊断——阿片类中毒

  1. 最近应用一种鸦片类制剂
  2. 应用后,出现临床上明显的适应不良症状
  3. 正在应用阿片或刚应用之后,产生瞳孔收缩(或因严重超量而缺氧以致瞳孔扩大)及下列反应之一或更多:
  • 嗜睡或昏迷;
  • 言语含混不清;
  • 注意或记忆缺损。
  1. 此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疾病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它精神障碍。

诊断——阿片类戒断

  1. 下列二者之一:
  • 曾长期大量(数周以上)使用阿片类,而现停用(或减量);
  • 在应用阿片类一段时期后,服用某种阿片类拮抗剂。
  1. 出现心境恶劣、恶心……反应 3 次以上

常见鸦片类物质后果(如吗啡、海洛因、美沙酮等)

  • 产生镇痛、欣快或其他心境改变(情感淡漠或心境恶劣)
  • 呼吸抑制、困倦、嗜睡、运动迟滞、言语不清
  • 注意、记忆及判断力受损
  • 长期使用引起机体耐受性改变
  • 停服出现戒断综合征
  • 吗啡或海洛因等短效药的戒断症状
  • 可在一次用药后 8-12 小时出现, 48-72 小时达到高峰, 7-10 天消失
  • 美沙酮类长效药戒断症状 1-3 天后开始, 3-8 天达到高峰并可持续数周,其戒断症状比相应剂量的吗啡、海洛因轻

社会影响

  • 成瘾者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获取毒品
  • 带来家庭及社会诸多问题
  • 其自身的身体抵抗力很低,易发生各种疾病
  • 且滥用者使用注射器用药,很容易引发感染、败血症、肝炎、艾滋病等

酒精中毒

诊断——使用障碍

诊断——酒精中毒

诊断——酒精戒断

酒精的毒理作用

  •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抑制性的,是镇静剂  + 首先抑制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  + 其次是低级中枢的功能  + 高级中枢抑制接触时,人会错误地认为酒精是兴奋剂,此时人的实际能力与自己认为的能力相差甚远
  • 酒精作用分为三个部分  1. 欣快和行为出现轻度障碍时期;自我约束力差,话多和孤僻  2. 功能损害明显期  3. 深睡——昏迷期

病因

社会文化因素

  • 社会影响、家庭朋友的行为能有效预测药物使用的可能性
  • 同伴影响:同伴中使用药物的比例
  • 文化和种族传统

生物因素

  • 药物依赖是个体素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心理因素

  • 不同人群背景因素差异很大,如:青少年受好奇心驱使,逆反心理等
  • 强化作用:习得行为,即刻强化的作用
  • 认知和态度:过分看重当前的享乐,期望理论,压力和紧张减轻理论,自我缺陷策略理论

人格因素

干预与治疗

心理治疗

  • 行为治疗:强化方法:对期望行为的奖赏和对非期望行为的惩罚;具体做法:协议处理,线索暴露治疗,厌恶疗法
  • 认知行为治疗:矫正不良认知过程,干预物质使用事件链,帮助患者应对渴求过程,提高强化社交技巧
  • 家庭干预和夫妻治疗:目的是建立持久性、治疗关系
  • 集体治疗:帮助患者在戒毒阶段学会应对生活应激和处理渴求毒品的动机;亦可讨论和制定治疗计划,建立监察特殊行为的协议,以防复发;治疗包括学会对集体的接纳、处理人际冲突、分担痛苦体验

反毒品的几个阶段

  1. 减少供应
  2. 减少需求
  3. 减少伤害

概论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历史简介

诊断

  1. 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背景所预期的持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表现为下列两个方面以上:
  • 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释方式)
  • 情感(即:情绪反映的范围、强度、不稳定性、和恰当性)
  • 人际关系
  • 冲动控制
  1.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缺乏弹性(不可变的),并且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2.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3. 这种类型在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不变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4. 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5. 这种行为类型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一般躯体情况(例如脑外伤)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分类

10 种人格障碍, 3 大类群

A 类群

行为古怪、奇异为特点

  • 偏执型
  • 分裂样型
  • 分裂型

B 类群

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

  • 表演型
  • 自恋型
  • 反社会型
  • 边缘型

C 类群

紧张、焦虑行为

  • 回避型
  • 依赖型
  • 强迫型

测量与诊断

  • 三种形式
    • 临床会谈:提问内容大多以诊断标准和临床描述为依据
    • 自我报告:简便、经济,但可靠性一直遭到质疑
    • 医生评定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

诊断标准

  1. 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 4 项以上:
  • 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 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中;
  • 对信任他人很犹豫,因为担心一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待自己;
  • 善意的讨论或事件会被当作含有贬低或威胁性的意义;
  • 持久地心怀怨恨(例如,不能原谅他人的侮辱、伤害或轻视)
  • 感到他/她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作出愤怒反应或作出反击;
  • 对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
  1. 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病因

  • 生物学原因
  • 心理分析观点:偏执来源于无意识中强烈的仇恨和敌意的外向投射
  • 认知观点:歪曲的认知或想法与此型障碍有关;早期受到父母的影响
  • 文化因素

治疗

  • 很少求助,难以建立起信任关系
  • 寻求治疗往往是因某种危机或遇到其他问题
  • 建立信任关系
  • 以认知治疗的方法解决病人不信任他人的歪曲认知

分裂样人格障碍

表现

  • 以社会隔绝、情感疏远为特征,住院者罕见
  • 表现为孤单、冷漠,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
  • 往往投注较大精力于非人类的兴趣方面

诊断

  1. 与社交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往时情感表达受限,起自早期成年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4 项以上:
  • 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 几乎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 简直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 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乐趣
  • 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知心朋友
  • 对于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 情绪冷淡、或感情平淡
  1. 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自闭症谱系疾病,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病因

尚不明确

  • 心理动力学观点:人类基本的接触没有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防御反应;如早期成长被虐待,成年后可能会因没有能力付出和接受他人的爱,而发展出的逃避一切交往的应对策略
  • 认知治疗观点:患者在认知上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关注周围的情况来获得准确的认知,使病人缺少情绪反应

治疗

  • 鼓励患者发展社会关系的兴趣,认识社会关系的价值
  • 学习各种情感反应,学习体会别人的情感

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社会隔绝、情感疏远、古怪行为和多疑为特征

诊断

  1. 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对密切关系感到强烈的不舒服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下降,而且还有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早期成年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符合以下 5 项以上:  + 牵联观念(未达关系妄想程度);  + 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而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例如,迷信、特异功能、心灵传感、或“第六感觉”;在儿童或青少年,为怪异的幻想或整日沉湎的想法);  +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包括躯体错觉;  + 古怪思维与言语(例如,含糊的、琐碎的、阴郁的、过分推敲的、或刻板的);
  • 猜疑或偏执观念;
  • 感情不恰当或受限制;
  • 古怪、或特别的行为;
  • 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
  • 过分的社交焦虑,往往伴有偏执性的害怕感而不是错误地判断自己。
  1. 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自闭症谱系障碍。

病因

遗传为主

治疗

  • 同时需要治疗抑郁
  • 普遍的方法是交给患者社交技能

表演型人格障碍

  • 又称癔症型、寻求注意型、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
  • 以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诊断

一种过度的情绪化和招引他人注意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早期成年,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5 项以上:

  • 如自己不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  + 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是带有不合适的性诱惑或挑逗性行为;  + 情绪表达迅速而肤浅;  + 总是利用该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 说话拿腔拿调,使人有过分的印象却没有什么内容;  + 显示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和过分夸大的表情;
  • 是易受暗示的,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 与他人的关系看来比实际上更为亲切。

病因

  • 心理分析理论  +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性和性诱惑是由于家长,特别是父亲对女儿的诱惑。  + 其父母把性作为一种肮脏的东西来谈论,但却表现出对性行为很有兴趣。这种成长环境可以解释为何患者对性非常热衷。  + 做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病人总是试图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

治疗

  • 对人际关系的治疗
  • 交给更适宜的方法处理需求和愿望

自恋型人格障碍

以妄自尊大观念和全神贯注于无限成功、权利和智慧光辉的幻想为特征

诊断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5 项以上:

  • 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 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与之交往;  + 要求过度赞扬;  + 有一种权利感(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别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 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他人);
  • 缺乏共情(不愿设身处地地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 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 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病因与治疗

  • 心理分析:
    • 拒绝型的家长对其子女不爱和不接受的行为方式
    • 使孩子感到被拒绝、没有价值,对世界充满警惕
    • 部分人为了对抗这些消极情绪,认为自己实际上是非常优秀的,是被人需要和受到崇拜的
    • 有研究表明遭虐待、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死亡、被领养的儿童发展成为自恋型人格危险性高
  • 认知和行为模型  + 被过分积极的赞赏/宠爱所宠坏的人,会因此高估自己的价值
  • 治疗主要集中在被扭曲的自我,对评价的病态的敏感等
  • 认知治疗  + 用日常生活中实际可以获得的愉快体验,来代替病人的自我夸大妄想
    • 用放松训练等应付策略,来帮助病人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批评
    • 帮助病人关注他人的情感
  • 自恋型人格障碍常常伴有抑郁情绪,故治疗一般从处理抑郁入手

边缘型人格障碍

  • 以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为特征
  • 表现人际关系不良,不能耐受孤独,常感孤单和空虚,易抑郁,情绪不稳定,行为具冲动性,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存在自我认同障碍,可有短暂的精神病发作

诊断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的普遍行为模式;起自早期成年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5 项以上:

  • 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注:不包括第五项所指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 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 至少在两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卤莽的驾驶、狂吞滥饮(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者自伤行为;
  •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稳定(例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易激惹,或焦虑,持续数小时,很少会超过几天);
  • 慢性的空虚感;
  • 不恰当的强烈发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发怒、重复性的斗殴);  +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病因

  • 生物学因素
  • 客体关系学派  + 父母对子女的不接纳是最初原因  + 非接纳的亲子关系造成自尊心的丧失以及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 很难很好地应对与父母的分离
  • 社会心理学  + 被遗弃的恐惧所折磨  + 研究发现此型多见父母的忽视,子女与父母的分离  + 太快的文化变化

治疗

  • 精神分析治疗
  • 辩证认知治疗
  • 集体治疗
  • 药物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表现表面正常甚至讨人喜欢,但工作不良,婚姻不良,经济上依赖他人,酗酒、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击性及法律问题等
  • 此型人格障碍与药物滥用、酒精中毒相伴发,女性常伴有癔症,并常见与抑郁症、焦虑症并存

诊断

  1. 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的权利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 15 岁前,至少下列三项以上:  + 不遵守有关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作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 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利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 冲动性,或在事先不作计划;
  • 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的斗殴或攻击;
  • 鲁莽地不顾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 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不履行经济义务;  + 缺乏懊悔,表现为在伤人、虐待他人、或在偷窃之后显得不在乎或作合理化的辩解。
  1. 至少 18 岁
  2. 15 岁前起病者有品行障碍的证据
  3. 反社会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的病症中。

病因

  • 生物学因素:一般没有脑损伤  + 低兴奋假说  + 恐惧缺失假说  + 行为抑制系统中恐惧不够显著
  • 家庭社会环境影响  + 缺乏情感和遭到父母粗暴拒绝  + ……
  • 心理因素  + 心理分析    - 超我发展不完善    - 儿童通常通过认同作用将父母价值观内化  + 行为主义    - 一般拒绝承认人格障碍的概念    - 认为不良行为模式是习得的    - 暴力行为的塑造和家长缺乏针对性的强化  + 认知心理学    - 在道德原则和推理能力上发展滞后    - 难以对事物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比较    - 付诸行动后才能考虑他人反应

治疗

  • 行为治疗:通过学习对问题情景作新的反应进行治疗
  • 认知治疗:通过提高其认知能力改善社会和道德能力

回避型人格障碍

表现回避、退缩,过分敏感,焦虑,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

诊断

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敏感的普遍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4 项以上:

  • 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
  • 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 因为害羞或害怕被嘲笑,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 沉湎于在社交场合正被批评或拒绝的想法;
  • 因为有能力不足感,在新的人际交往情况下受抑制;
  •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 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与任何新活动。

病因

  • 生物化学的异常,易患病的基因
  • 习得性恐惧,不安的思维方式
  • 社会心理学:具有羞耻感,与童年时期经历有关;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

治疗

  • 建立与病人的信任关系
  • 心理动力学:揭示其症状的根源,使自我强壮起来
  • 行为治疗:通常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
  • 认知治疗: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对于降低病人的焦虑和不安很有效
  • 集体治疗:结合暴露疗法、角色扮演法

依赖性人格障碍

  • 又称不适当型(inadequate)以缺乏自信和依附他人为特征
  • 表现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需要保护,性关系不成熟,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乏亲密朋友

诊断

一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早期成年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出下列 5 项以上:

  • 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建议或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 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 难以表示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
  • 难以开始一些项目或做一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的缺乏信心,而不是因为缺乏动机或精力);
  • 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 因为过于害怕不会照料自己,而在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 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的寻求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
  • 不现实的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以致只得自己照料自己的想法。

病因

  • 社会心理学:患者父母出于爱或独裁的目的过分保护孩子
  • 认知观点:适应不良的信念

治疗

注意病人推卸责任的问题,使其获得独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行为认知治疗:帮助病人面对和改变自己适应不良的信念
  • 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的方法:有利于解决病人的依赖问题
  • 集体治疗:有利于行为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建立其自信心。

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情绪限制,秩序性、坚持执拗、犹豫不决、完美为特征

诊断

一种沉湎于追求有次序、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上的控制,而牺牲灵活、开放和效率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早期成年时,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 4 项以上:  + 沉湎于追求细节、规则、列表、次序、结构、或日程,以至活动的主要方面却被忽视;  + 表现为妨碍任务完成的完美主义(例如,因为无法符合他自己十分严格的标准,很难完成一个项目);

  • 过度投入工作或追求绩效,以致无法顾及娱乐活动和朋友关系(并不是由于经济原因)
  • 对道德、伦理或价值观念过度在意、小心谨慎或缺乏弹性(并不是由于文化或宗教认同来解释的)  + 不情愿丢弃坏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毫无纪念价值的物品);
  • 不情愿将任务委托给他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人能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 对自己和对他人都采取非常吝啬消费方式,把金钱视作可以囤积起来应对未来灾难的东西
  • 变现为僵化、固执

病因

  • 原因的解释大都是来自强迫性焦虑障碍 - 但二者之间有一重要的区别:
    • 强迫性焦虑障碍的症状是病人不希望有的,  +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其症状是接受和很少希望去改变的 
  •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  + 对父母的控制加以反抗,为防御这种冲动的威胁,儿童会对其加以否认和内化,表现为过于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 父母过分严格,会抑制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使儿童极力迎合他人,特别是内化了的父母的要求
  • 认知观点:歪曲的思维方式所致

治疗

  • 心理动力学方法:帮助病人对其真实的情感能更清楚地认识、体验和接受;改变过于理智的倾向
  • 认知治疗:帮助病人纠正其极端化的想法

同性恋

  •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指指向同性的情爱的思想和情感,伴或不伴有性行为。
  • 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 对异性成员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行为方法

心理学解释

  • 男性同性恋者儿童期与父亲关系不良或家庭中缺少父亲
  • 母亲过度保护和过分亲密
  • 女性同性恋者儿童期母亲比较冷漠、拒绝
  •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都不好

干预原则

性别苦恼

  • 又译性别认同障碍,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

诊断

儿童:标注是否是

  • 伴某种性发育障碍 青少年/成年:标注是否是
  • 伴某种性发育障碍
  • 变性

病因

  •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出生 18 个月到 3 岁之间发展出性别认同。
  • 在此之前,可以重新认定性别。
  • 如果个体能够学会正确的性别认同,也可学会错误的认同
  • 因此,家庭的养育方式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

性欲倒错障碍

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形式,并将这种偏离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获得性兴奋、性满足的方式

病因

  • 心理动力学理论
    • 防御自我处理性器欲前期被压抑的恐惧
    • 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性器欲阶段
  • 行为认知理论
    • 性变态是偶然的性唤起与各种不恰当的刺激结合
    • 然后通过性幻想和手淫反复强化的结果

自闭症

属于广泛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儿时期具有严重和广泛的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等发育性缺陷

诊断

  1.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全部情况):
  • 社交与情感的交互性的缺陷,包括,例如,异常的社交行为模式、无法进行正常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到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偏少,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会交往。
  •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1.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全部情况)
  •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1.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2. 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显著的障碍。
  3. 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发育缺陷或整体发育迟缓(globe developmental delay)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常常并发,只有当其社会交流水平低于其整体发育水平时,才同时给出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两个诊断。

特征

  • 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
  • 非语言交流障碍
  • 感觉和动作障碍
  • 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 智能和认知障碍

病因

  • 神经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很大
  • 心理因素:跟童年的经验有关

治疗

  • 药物治疗:氟哌啶醇、三环抗抑郁药、吗啡拮抗药、利培酮等
  • 行为治疗:矫正内容:语言、社交技巧、课堂技巧、自助能力以及减少不良行为
  • 家庭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诊断

  1.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持续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状态,干扰了功能或发育,以下列
  2. 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症状中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 6 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 经常不能密切关注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例如,忽视或遗漏细节,工作不精确); - 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例如,在听课、对话或长时间的阅读中难以维持注意力) - 当别人对其直接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例如,即使在没有任何明显干扰的情况下,显得心不在焉); - 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致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职责(例如,可以开始任务但很快就失去注意力,容易分神; - 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例如,难以管理有条理的任务;难以把材料和物品放得整整齐齐;凌乱、工作没头绪;不良的时间管理;不能遵守截止日期); - 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例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准备报告、完成表格或阅读冗长的文章); - 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例如,学校的资料、铅笔、书、工具、钱包、钥匙、文件、眼镜、手机); - 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可能包括不相关的想法); - 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例如,做家务、外出办事;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回电话、付账单、约会)。 或者
  3. 多动和冲动:有下列症状至少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 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 - 当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例如,离开他/她在教室、办公室或其他工作的场所,或是在其他情况下需要保持原地的位置 - 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注:对于青少年或成人,可以仅限于感到坐立不安); - 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 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例如,在餐厅、会议中无法长时间保持不动或觉得不舒服;可能被他人感受为坐立不安或难以跟上); - 经常讲话过多; - 经常在提问还没有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例如,接别人的话;不能等待交谈的顺序); - 经常难以等待轮到他/她(例如,当排队等待时); - 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例如,插入别人的对话、游戏或活动;没有询问或未经允许就开始使用他人的东西;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可能是侵扰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为特征。
  4. 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在12岁之前就已存在。
  5. 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存在于2个或更多的场合(例如,在家里、学校或工作中;与朋友或亲属互动中;在其他活动中)。
  6. 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的质量。
  7. 除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中毒或戒断)。

治疗

  • 药物治疗:包括哌甲酯,右旋苯丙胺和苯异妥因(匹莫林)等
  • 行为矫正疗法
    • 采用强化方法进行矫正
    • 在适宜行为出现时给予奖励
  • 认知训练:
    • 训练其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引导
    • 多加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障碍

诊断

  1. 经过临床评估和个体化、标准化的智力测验确认的智力功能的缺陷,如推理、问题解决、计划、抽象思维、判断、学业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
  2. 适应功能的缺陷导致未能达到个人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发育水平和社会文化标准。在没有持续的支持的情况下,适应缺陷导致一个或多个日常生活功能受限,如交流、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且在多个环境中那个如家庭、学校、工作和社区。
  3. 智力和适应缺陷在发育阶段发生

病因

  • 遗传:唐氏综合症、苯丙酮尿症
  • 胎儿期不良发育
  • 中毒与创伤

治疗

不可能完全治疗,能作到的是尽量能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

自我照顾能力的目标

  • 希望他们能照顾自已的日常起居
  • 例如:刷牙,洗澡,穿衣服等
  • 自行外出训练
  • 学习金钱的概念,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社交技巧训练

  • 了解人与人应有的社交距离
  • 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
  • 学习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工作能力培训

  • 学习从事简单的工作,如清洁、图书管理员等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